(资料图)
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我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达到5092.76万户,较2012年底增长了3.7倍,民营企业在企业中的占比由79.4%提升至92.4%,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如何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引人关注。
民营经济对山东高质量发展而言至关重要。截至2022年底,山东省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1388.3万户,占山东全部市场主体98%以上。2022年,山东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53万亿元,占全省GDP的51.8%,撑起山东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纳税8509亿元,占全部税收的73.3%,是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吸纳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80%以上,是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
倾听民营企业家的心声,感知民营经济发展温度,感受民营经济发展脉搏……一个地方只有“亲商、富商、安商”,才能激发市场活力、发展潜力和投资兴业的吸引力,企业才会如鱼得水、如鸟归林。近年来,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山东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民营经济在山东发展如鱼得水,展现出无限活力,成为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支撑。
刚刚过去的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系列民营企业家记者见面会。以如此高规格的形式,让企业家讲故事、谈经验、看未来,足见山东对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家的高度重视和一贯支持。
全省上下也打出政策“组合拳”,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年初,山东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写入2023年工作计划;4月,山东省印发《山东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十大专项行动》,同步印发的还有《山东省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工作措施》,以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持续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当月下旬召开的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上,山东省委、省政府明确,将始终坚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只要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方向,只要有利于民营企业做强做大,只要有利于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都将不遗余力、全力支持,彰显了山东推动民营经济新一轮大发展、大跨越的决心。
有了接地气、见实效的政策保驾护航,民营经济才能“信心足”;每一项实招硬招都如一场“及时雨”,民营经济创新创造活力才能持续激发。以今年一季度山东省外贸数据为例。据海关统计,一季度,山东省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有43226家,增加2435家,实现进出口值5665.1亿元,增长12%,拉动全省外贸增长8.5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值的74.1%,省进出口值前10位的企业中民营企业占9家。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民营经济正以数量增加带动经济质量跃迁,成为山东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更多利好接踵而至。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日前,青岛海关、济南海关又联合推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15条措施。相关措施聚焦用好用足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提升企业抓订单保订单能力、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等方面,旨在引导帮扶山东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助力外贸促稳提质。
有了企业家做“主心骨”,产业发展担当“硬支撑”,科技创新成为“强推力”,叠加营商环境“软实力”。如今,齐鲁大地民营经济底子好、信心足、活力强、后劲大,呈现百花齐放、万马奔腾的生动发展局面,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奋起而行之、实干而为之。面向更广阔的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新征程上民营企业大有可为。坚定信心,在寻找新赛道中抢占发展主动权,在立足国内大市场中开拓新空间,广大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正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抢抓发展机遇,勇担使命、创新开拓,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为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更大力量!(文/杨玉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