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湿热重怎么调理_体内湿热|全球速讯

2023-05-15 01:59:32 互联网

1、看中医时,常会听到医生说“湿热”。

2、什么是湿热,湿热有哪些表现,应注意什么呢?所谓湿,即水湿,分外湿和内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

4、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脾就不能正常地“运化”而使“水湿内停”。

5、脾虚的人易遭受外湿入侵,外湿也常困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既是独立又是关联的。

6、湿热是热与湿同时存在,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或因“阳热体质”而使湿“从阳化热”。

7、湿热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腻,脉数。

8、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的不同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疔疱,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

9、湿热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溏稀、尿短赤、脉濡数;其他如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苦、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怕冷交替,脉弦数。

10、治疗湿热证要分湿重还是热重。

11、湿重的以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散、三仁汤、平胃散等;热重以清热为主,可选用连朴饮、茵陈蒿汤,甚至葛根芩连汤。

12、在这一原则下,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中药,如湿疹、疔疱加野菊花、紫花地丁、苦参、白鲜皮等;关节肿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泻甚至痢疾加白头翁、地榆、车前子等;血尿可加小蓟草、茅根、石苇、蓄等。

13、内热往往依附湿存在,所以,应注意起居环境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油腻食品、甜味品以防伤脾不化湿。

14、湿热之症是中医的疑难病因之一,要通过望闻问切,看看舌象才能知道湿与热的比例,还要通过调整用药比例的变化才好起作用。

15、比常用的去湿方法有:红豆薏米粥和淡竹叶玉竹薏米10红豆煮粥。

16、至于清热解毒祛湿:甘露消毒丹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滑石 茵陈蒿各20克 黄芩12克 石菖蒲6克 木通 浙贝母各8克 射干 连翘各12克 白扣仁4克 藿香8克 薄荷3克(后下),水煎服。

17、若先麻烦,鲜芦根一米,煮,当茶饮。

18、一天量。

19、30~45岁的人湿气比较重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受到湿热的侵袭,尤其是30~45岁的人,属生命中“土”的年龄段,体内湿气比较重,夏秋之交属中医所说的“长夏”季节,也对应五行中的“土”,内外相合,湿上加湿,更容易出现上述症状。

20、如果湿热侵袭到小孩,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腹泻、大便不顺畅。

21、如果湿热侵袭到老年人,就可能出现下肢酸困、腰疼等症状。

22、饮食调理,多吃芳香食物湿热天气,湿热体质的人在饮食上应注意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调理呢?武月萍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实用的小方法,不妨试试。

23、蔬菜:多吃一些芳香的蔬菜如香菜、荆芥、藿香等,但这些菜也偏湿,不能吃得太多,可把这些菜当配菜来吃,以清除湿气。

24、还有黄豆芽、绿豆芽、冬瓜、木瓜、山药,这些菜可以作为主菜来吃,有利湿作用。

25、茶:偏于温性的艾叶、佩兰,可以除湿,偏于凉性的竹叶、荷叶可以清热,每天泡茶喝,帮助清除体内的湿热。

26、作料:生姜、大茴香、桂皮等香料,具有祛寒、除湿、发汗等功效,每天做饭时适当放一点有温中祛湿的作用。

27、粥:湿热的季节粥也是很好的选择,茯苓、白术、小米、大米各适量,每天煮粥喝,健脾祛湿养胃。

28、汤:冬瓜、赤小豆、排骨各适量煲汤,清热利湿。

29、小孩或长期脾胃虚弱的人,如不想吃饭、浑身没劲或者饭后感觉胃满满的、腹胀、拉肚子等脾虚湿盛的人,可以用炒山药和炒鸡内金,按1:1的比例混合打成粉,每天一勺冲着喝,缓解症状。

30、少吃油腻、甜味品,预防湿热湿热体质,除通过饮食调理外,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

31、适度饮水,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

32、应早睡早起,室内经常通风换气,能不用空调尽量不用,养成按时大便的习惯。

33、早起出来活动到出汗为止,出汗可帮助排湿,但也不要大汗淋漓以免伤气。

34、体内湿热,如果只表现为轻微的症状时,通过以上调理就会有所好转,如果症状严重通过调理效果不好的,最好找中医辨证施治后再调理。

35、附:体内湿热的症状脾胃湿热是湿热内蕴中焦所表现的证候。

36、临床表现为脘腹痞闷,呕恶,厌食,肢体困重,大便溏泻,小便短赤不清;或面目肌肤发黄,色鲜明如橘子,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而热不解。

37、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38、肝胆湿热是湿热郁结肝胆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大便不调,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或身目发黄或寒热往来,或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热痛,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

39、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的共同点病因相同: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偏嗜肥甘厚腻,酿湿生热所致。

40、2、都有纳呆,呕恶,腹胀等脾胃症状。

41、3、二者可有黄疸的症状。

42、黄疸是由湿热熏蒸,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肌肤所致。

43、二证如出现黄疸,皆为阳黄。

44、4、望舌苔均为舌红苔黄腻湿热之象。

45、二者的不同可从以下方面来考虑:湿热偏重不同。

46、虽然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之病因均为湿热,但湿热偏重不同。

47、脾胃湿热湿重于热,湿的表现如肢体困重,纳呆,腹胀,大便溏泻表现明显。

48、热的表现相对较轻。

49、肝胆湿热热重于湿。

50、热的表现如身热,口干,口苦,大便干结。

51、小便短赤的表现明显,而湿的表现相对较轻。

52、2、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都有脾胃功能失调的症状,如腹胀,纳呆,呕恶。

53、肝胆湿热产生上述症状是因为肝气横逆犯胃。

54、脾胃受病,运化失健则腹胀,纳呆,呕恶。

55、故脾胃症状相对较轻。

56、而脾胃湿热是因湿热之邪蕴结脾胃,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常,致腹胀,纳呆,呕恶。

57、故脾胃症状相对明显。

58、肝胆湿热多兼有脾胃症状。

59、而脾胃湿热则不兼胁痛,口苦等肝胆症状。

60、3、肝胆湿热因湿热郁结肝胆,疏泄失职,肝气郁滞,不通则痛,故胁肋部胀痛不适,而脾胃湿热为脘闷腹痛症状,无胁肋胀痛的症状。

61、且肝胆湿热有湿热下注的症状,如阴囊湿疹,潮湿,睾丸肿胀,坠痛。

62、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症状。

63、脾胃湿热则无这些湿热下注的症状。

64、4、从治疗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的疗程来看,脾胃湿热的疗程较长。

65、愈后较少复发。

66、肝胆湿热虽疗程较短,但屡有发作。

67、因脾胃湿热湿大于热,湿邪致病的特点是病程较长,故缠绵难愈。

68、建议你以后多参加劳动,少吃寒凉的东西啦。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相关文章
最新发布
精彩图文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