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殷都区西高穴村这个昔日不起眼的村庄,时隔多年,再次喧腾了起来。
(资料图)
1998年4月23日,河南安阳安丰乡西高穴村村民徐玉超意外发掘出的一块刻石,开启了曹操高陵发现发掘的序幕。25年后,2023年4月29日,安阳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字样的圭形石牌、剑残块、玛瑙饼……自曹操墓出土的488件(套)精美文物首度在世人面前亮相,举世瞩目。
三国时期,黑红为贵。博物馆整体以黑色、红色为主色调,外观借鉴了汉代建筑深出檐的特点,观之气势磅礴,整体雄浑大气。从博物馆入口向深处进,三国往事与魏武尘埃,被历史的风裹挟着迎面呼啸而来。
曹操与曹操之墓
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千百年来褒贬不一。
陈寿在《三国志》里说:“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这是非常高的评价。而清代王夫之的《读通鉴论》说:“曹操父见杀而兴兵报之,是也;阬杀男女数十万人于泗水,徧屠城邑,则惨毒不仁,恶滔天矣……操之所以任天下之智力,术也,非道也。”这又是非常负面的评价。但就是这样多种交杂的声音,恰恰给我们呈现出了一个立体多面、有血有肉的曹操,让我们对他不致于过誉或过贬。
曹操的事迹与为人,众说纷纭。而他的长眠之处,许多年间也衍生出很多传说。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七十二疑冢”说。事实上,曹操墓穴的位置与规格在历史上并不是秘密,甚至说是有明确记载。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前下了一封《遗令》,其中要求临终前要穿着平时的衣服入葬,不要金玉珠宝陪葬。从中看出,曹操对自己入葬的要求是“薄葬”,既不封土也不种树,更不需金银珠宝。这种“不封不树”的薄葬做法,也一改往日帝王厚葬之习气,对于魏晋帝王丧葬规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据《三国志》载,曹操去世后,于当年二月丁卯日葬于邺城郊外的高陵。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十九年经过邺城时亲自为曹操墓写了篇《祭魏太祖文》,宋人文献里,宋太祖赵匡胤下诏,对高陵在内的十座陵墓给予“置三户,岁一飨以太牢”的保护。由此可见直至宋初,高陵的位置都是比较清晰的,但此后随着曹操形象的不断“奸诈化”,曹操之墓的记载也逐渐模糊,直至几乎无迹可寻。
而因有汉魏陈琳《讨贼檄文(为袁绍檄豫州文)》中有“……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所遇隳突,无骸不露”等的记载,以及后世《三国演义》《聊斋志异》里故事的大肆渲染,曹操因生前操纵军队盗墓过多,恐死后被人掘墓,特在漳河之上修建七十二疑冢以掩人耳目,便成了妇孺皆知的千古疑云。
曹操高陵的发现发掘
所谓七十二疑冢,分布在今河北磁县城南和西南、漳河与滏阳河之间的平原和西岗一带。
早在1978年,经过河北省文物部门的批准,专家和考古队就对磁县众多被猜测为“曹操七十二疑冢”的古墓进行了考古发掘。最终证实这些疑冢并非曹操墓,而是南北朝时期东魏、北齐的王公贵族墓葬群,其数量也不是72座,而是100余座。
那么真正的曹操墓在哪里?据相关专家考证,曹操于公元218年颁布的《终令》中所提到的“西门豹祠”在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丰乐镇。假若属实,那么曹操墓应该就在这附近。
如果说先前只是猜测,那么1998年河南安阳安丰乡西高穴村村民徐玉超发掘出的“鲁潜墓志”,便拉开了曹操墓发现与发掘的序幕。鲁潜墓志中有载“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北回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步”。鲁潜去世距离曹操下葬仅隔百年,内容可信度较高,因此专家推论,曹操的墓地应该就在西高穴村附近。
消息传出后,盗墓贼闻风而动。
2005年除夕,借着炮竹声的掩盖,一伙盗墓贼偷偷对一处墓穴进行了盗掘。2006年3月,有村民发现盗洞后上报了政府。彼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潘伟斌从盗洞进入墓穴查看后判断,这一古墓应该属于东汉末年的王侯级大墓,安丰乡遂对其进行了回填保护。
此后墓穴也多次遭遇洗劫,提倡“薄葬”的曹操大概也想不到,千年之后自己的葬身之地仍未逃过被盗掘的命运。经过专家学者的多次考察研究,2008年11月,河南省文物局决定对这座东汉晚期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
随着墓中文物的一件件出土,墓主的身份似乎也越发明晰。2009年12月27日,经中国考古学界一致确认 ,国家文物局最终认定,经考古发掘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东汉大墓,墓主为曹操。千百年来扑朔迷离的曹操墓归处谜团,终于“拨云见日”。高陵重现,消息一出,举世皆惊。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告诉正观新闻记者,虽然多次被盗,但高陵的发掘过程中仍然出土了数量繁多、种类丰富的物品。根据墓葬的形制、结构以及随葬品的文字叙述、时代特征,结合史书文献的记载,“我们很惊喜地确定这就是曹操高陵,同时这些文物的发现,不仅为汉魏考古学研究树立了准确的年代标尺,也为研究汉魏帝王陵寝制度和汉魏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十余年间,考古工作者们先后对曹操高陵周边进行了大范围的考古调查、勘探和部分发掘工作,发现了陵园、陪葬墓等重要遗迹。
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曹操墓的重见天日,使得大众对于何时能够亲眼一观十分期待。
经过多年发掘与建设,4月29日,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馆长孔德铭向媒体介绍称,博物馆充分利用曹操高陵遗址原有地形,立体呈现曹操墓本体、神道、陵前建筑基址、围壕、垣墙、陪葬墓等遗迹,将遗址展示与文物展示充分融合在一起,其展示主题为《往事越千年——曹操高陵历史文化展》。
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工作人员武小敏告诉正观新闻记者,展览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高陵重现”向观众讲述了高陵发现和发掘的过程,展示了高陵出土的,能证实墓主人身份的重点文物,如“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刀”“魏武王常所用挌虎短矛”等石牌、石壁、十二陶鼎等文物,同时也有能体现曹操“薄葬”思想的随葬陶器、铜器、铁器等。第二部分“超世之杰”,则以汉末风云为引言,展示曹操在政治、军事以及文学方面的历史功绩,力图为观众展现一个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形象,“我一般会从一层的陵墓遗址开始,再到二楼曹操的生平等循序渐进为游客进行讲解。”
“参观中,很多游客会对一些有趣的文物感兴趣,比如能证实曹操确实患有头风病的石枕、使用痕迹明显的玉觽(xī)、工艺精美的玛瑙饼、金纽扣、晶莹剔透的水晶珠等,因为这些能还原出曹操日常生活的细节,勾勒出一个真实生动的曹操形象。”但作为工作人员,武小敏认为自己可能更会被一些具有时代特征与政治文化含义的文物所吸引,“譬如‘珪(guī)一’六边形石牌、铜印、石圭石壁、十二陶鼎等这些能代表王侯墓葬级别的文物”。
“在布展期间,我们工作人员还被要求熟记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武小敏说,这一篇文章算是曹操的自述,从中可以详细了解他的平生事迹和思想发展过程。“读了这篇文章,我个人觉得历史上对于曹操的误解或许更多,那么前来展馆参观的人,也许就能够通过我们的布展,对曹操的生平事迹、历史贡献和人物形象有一些客观的了解。”
据了解,馆内展览结尾处还专门设置了纪念场所魏武堂,观众可以在这里回味历史、感知古人。展厅里还陈列了与曹操、汉魏历史文化有关的上千册书籍,大家参观后可以进行借阅,更深入地了解曹操,了解汉末这段历史。
“而且我认为‘往事越千年’这个主题十分生动”,她告诉记者,作为讲解人员,自己只是透过玻璃近距离接触这些文物便很有感触,“那些考古人员,可能戴着手套亲自触摸过这些历史人物留下的东西,这更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相遇。”
“我们举办‘往事越千年——曹操高陵历史文化展’的宗旨是利用考古、历史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依托高陵出土文物资源,讲述与曹操相关的汉魏历史,达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展陈理念是突出历史的真实性和丰富性、曹操生平的完整性以及展览本身的观赏性。”曹操高陵管委会主任、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馆长孔德铭介绍。
古墓背后的经济价值
4月30日开馆首日,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便迎来了来自五湖四海的近8000名游客,几乎突破了博物馆可承载力,参观群众热情高涨。
中博热搜榜5月2日发布最新一期“博物馆十大热搜展览推介”,本期推介展览为2023年五一期间受到全国网友高频搜索和较高关注的博物馆十大文博展览。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旅游文化名城的安阳,凭借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往事越千年——曹操高陵历史文化展》冲上全国博物馆十大热搜展览TOP1。曹操高陵的热度在五一假期也带动了一波安阳市内博物馆的参观热潮。
早在2020年6月13日,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宋向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便称,曹操高陵有望成为旅游热点。今年4月17日,安阳市召开的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专家座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相关领域的20多名专家学者现场探讨,从遗址本体保护与展示利用、中土遗址的维护、陈展的设计、跨地区联动、文化资源宣传、文创开发以及遗址公园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依托曹操高陵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将成为集历史展示、宣传教育、文化旅游、休闲观赏等为一体的三国文化遗址公园,研究三国文化及汉魏历史的重要平台和国际交流中心。
而曹操墓巨大的知名度与相关配套的开发前景,也许会成为这座拥有殷墟、袁世凯墓、羑(yǒu)里城等历史名城的下一个经济爆发点。
标签: